我理想中的父子之间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朋友,而我的父亲是一个较传统的人,我们不能像朋友那样,可以做到无话不说。我们心中清楚地知道是爱对方的,但是却不能表达,既不能用语言说出,又不能大胆地做出一个拥抱。所以我总觉得我们之间隔了一层东西,虽然感到很亲密,却表现得疏离。而这种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,越来越严重。处在一个房檐下,也缺乏沟通;离得远远时,电话很少打一个。虽然我不喜欢那样,却又苦于无法做出改变。这不得不使我思考中国古代传统的父子关系,可能我和父亲正是深受其影响,才造成这样。
中国自古都是礼仪之邦,非常重视人们之间伦理纲常。为了制定和传承那些三纲五常,许多圣人为之花费了大量心血,周公、孔子,以及后世的名教之流,毕生都在为之呼吁、奔走。《三字经》云:“三纲者,君臣义,父子恩,夫妇顺。”父与子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。
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孝,历史上也曾出现以孝治天下,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孝,是治国的根本。而中国古代社会又是以男人为主导的,所以父子之间慈与孝,是维持社会运转的重中之重。经过千百年,这种观念,已经深入人心。所以当时社会,孝不仅是一个人应有的美德,也是一个人必须应尽的义务,一旦被认为忤逆不孝,就会被所有的人所不齿,被责骂为禽兽不如,甚至可能会有杀身之祸。舜的父亲每天都想杀死舜,但是舜仍然对他尽孝道。“亲恶我,孝方贤”,所以舜才成了圣人。有了这样的观念,并且上升到了治国的高度,父子之间就不可能平等的。“父母呼,应勿缓。父母命,行勿懒。父母教,须静听。父母责,须顺承。”子女须对父母绝对恭敬顺从,子女无形之中也会对父亲产生畏惧之情,不可能成为知心的朋友。
作为父亲,最大责任是教导子女,建立感情倒成了其次。而子女也希望受到父亲的认可。论语中有这样一段,孔子的儿子孔鲤,看到父亲站在堂上,他可能是想出去玩,怕父亲看到,就快步从庭院里走过。孔子叫住了他,问:“学《诗》了吗?”他回答说:“没有。”孔子说:“不学诗,就不懂得怎么说话。”他只好回去学《诗》。又有一天,孔子又独自站在堂上,孔鲤又快步从庭里走过,孔子又叫住他,问:“学礼了吗?”他回答说:“没有。”孔子说:“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。”于是,孔鲤只好回去就学礼。这就成了后人教导子女的典范,也是中国父亲与子女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。所以直到今天,中国父母对子女最多的也就是教导,要他们成为怎样的人,要求他们做什么,禁止他们做什么。阮籍那么猖狂,蔑视一切礼法的一个人,也不忘教训儿子不要像他那样。王羲之也会给儿子写的“大”字下,加上一点,勉励他继续努力。
《红楼梦》中,贾政和贾宝玉父子间的父子关系,正是古代中国父子关系的真实写照。贾政一味要求贾宝玉读书、写字,期望他有朝一日能够成才,能够为官为宰,荣耀门楣。所以他每次见到贾宝玉都没有好脸色,不是骂,就是他。贾宝玉一想到父亲,就会头疼,非常畏惧,想要逃避。虽然父子间有剪不断的亲情在其中,却只能深藏在心里,无法表达出来。
相对与父亲的严谨角色,母亲就缓和多了。所以古诗词中有许多直接表达思念和感恩母亲之作,却没有文字表达对父亲的那种感情。中国传统的父子之情,永远有一层隔阂,心中炽烈,却有着不能亲近的疏离感。并羞涩于咏言语表达,显得生硬而又淡漠。能感受到你爱我,我也爱你,但是这种爱只能隐藏在心底。惟有等到生离死别之际,才会不能自已地用泪水发泄出来。
责任编辑: